在探讨关系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听到:"我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
伴随着"缺乏安全感"而来的是在关系中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半小时联系不到我的孩子我就会很着急,感觉ta 要出事了。"
"为什么我的朋友不回我的消息呢?”
"我的伴侣离开家之后我会感觉恐慌”
许多人会在和伴侣、朋友、家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会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被遗弃或者拒绝,对自己察觉到的他人的轻视或者批评非常敏感,同时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
还有一些人感受到自己总是三分钟热度,快速地对旧人或者旧事失去兴趣和信心,希望在新的事物上找到快乐。
这是缺乏"安全感"带来的吗?
在我们说"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安娜.弗洛伊德将客体恒常性定义为在一种在客体关系里的认知能力,不考虑满足或者不满足主体的期待,客体的内在客体形象是积极且稳定的(Akhtar, 1994)。
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一、确认照顾者即使不在自己的视线中也依然存在,
二、照顾者在令婴儿不满的时候,婴儿也知道照顾者有好的、积极的方面。
因此可以确认婴儿对照顾者本身产生了依恋,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照顾者能够提供的照顾。换句话说,照顾者对婴儿来说一直存在,即使照顾者一些时候没有满足婴儿的需求,也不会被婴儿认为是完全坏的。
对于成人来说,客体恒常性与婴儿的体验是类似的。
在主客体关系中,成人不因为自己的客体短暂的离开或不回应产生巨大情绪波动,而是确信自己的客体没有离开并且这段关系依然稳固。
"我和我的朋友一段时间没联系了,但是我知道我们关系是很好的。"
"我的孩子要去住校了,但是我知道我们的关系不会被影响。"
此外,当客体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或需求的时候我们也能确信客体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一致的,稳定的,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颠覆对ta的评价。
"虽然妈妈这次没有答应我的请求,但是我知道妈妈很爱我。"
如何探索或培养自己的客体恒常性?
1.停止自责
许多时候"缺乏安全感"被当作是关系中许多情绪产生的原因。
2. 识别情绪
当在关系中时,觉察自己在什么时候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情绪例如焦虑,恐慌,并且觉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安全和平静。
3.尝试在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里探索
这种关系并不仅限于恋人,一个亲密的朋友同样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关系,建立稳定的内在客体形象。
同样,和咨询师建立长期的咨访关系也能够培养和建立客体恒常性。
这些长期稳定的关系能够帮助自己识别曾经的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