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知乎上有一网友提问: “看不惯一些人,看到就烦,但又得

张凤琴
知乎上有一网友提问: “看不惯一些人,看到就烦,但又得天天和他相处,怎么办?” 高赞回答是:“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 我们不能让所有人喜欢自己,同样,我们也不可能喜欢所有人。 不如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别人成为别人。 讨厌一个人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就是: 忽略他,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远离他,眼不见心不烦,与其纠缠不休,不如敬而远之,保全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许多人都只是过客,道不同不必同行。 坚持你喜欢的,尊重你不理解的,做好你该做的。 不生闲气,自有福气,无关之人,不值得生气。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刘金晶
焦虑起源究竟是在共生阶段,还是在分离–个体化阶段,或者是在俄狄浦斯期,其差别是很显著的。 第一种焦虑起源于共生阶段,通常被称之为毁灭焦虑,是对自我将被另一个自我压制和吞没并感到自我不再存在而产生的恐惧。这多半指未经治疗的个体在急性精神分裂状态下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使人无法忍受,并极少被感知。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强大的防御措施来避免这种幼稚的原始恐惧感,并且我们也难以理解那些防御无效的人有多么痛苦。我们大多数人在心理上会残存毁灭焦虑,特别表现在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与他人亲密接触时会迟疑彷徨,这种畏惧来源于担心自身的独立存在将受到威胁。 第二种焦虑起源于分离–个体化阶段,即分离焦虑。这一焦虑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每当分离发生,必然激起我们婴幼儿期分离恐惧的潜意识记忆痕迹。尤其分离焦虑是边缘性人格者的激烈而重要的体验。 心理焦虑虽然不如毁灭焦虑那么激烈,但同样是自我丧失的不祥之兆。当一个人缺乏依附的对象时,就会感到空虚和不真实。这种感觉有可能会强烈到致人于濒死状态。 譬如一个被殴打的配偶,其心灵孤独的痛苦,远甚于肉体的折磨。分离焦虑还能导致严重退行以及萌发莫名其妙的敌对情绪,甚至严重到出现冲动性自杀。 焦虑的第三种形式是俄狄浦斯焦虑或超我焦虑,包括害怕因不能接受的性、攻击和依赖冲动而受到惩罚。虽然这种焦虑没有威胁到现实知觉和自我认同,但是将严重损害自身的“完美感”。 尽管事实上俄狄浦斯焦虑产生于儿童自我感和现实感巩固之后,但由于俄狄浦斯幻想通常包括死亡和报应的想法,焦虑可能依然会相当强烈,个体的成功体验常常激起俄狄浦斯焦虑,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使他情绪上强烈的感受到战胜了父辈,他可能会变得非常焦虑或出现一些症状,潜意识中期望自己的举动将受到惩罚。 评:上文节选自《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个人的体会,三种性质的焦虑,也是由深到浅的。越浅,越容易被直接的感知和理解;越深,则越难。 曾经见过一张海洋漩涡的图片,盯着看的时候,就好像自己要被卷入到漩涡里面去,那种被吞噬、被淹没的感觉的确是能让人本能的想要离远一点,再远一点的。也是一种害怕死亡的感觉,但又和单纯的死亡有些不同。可能就是第一种吧。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