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周围动荡不安,内心被不确定包围时,最重要的不是殚精竭

郭朋雅
“当周围动荡不安,内心被不确定包围时,最重要的不是殚精竭虑掌控不确定,而是去寻找确定的东西来稳住心神。” 我们都希望拥抱有序,追求可控,但失序、随机才是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既然外部环境难以撼动,不如稳固大后方,专注学习与成长。 当一个人无论面对何种处境,都能把日子过好,他也一定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位置,安身立命。 1.加固内在稳定性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一书中,有一个故事。 1975年,美国钢琴家基思要举办一场音乐会。 直到演出前他才发现,钢琴音调不准,几个黑色键还坏了。 面对突发情况,他没有慌乱,而是努力弹好这台坏钢琴。 为把琴声传到后排,他用力演奏,激情四射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满满活力。 高音键不能用,他就奏起中音,乐曲听起来耳目一新。 就这样,这场意外下的音乐会,反倒成了基思职业生涯中最独特的演出。 雨果说:“纵然走在摇晃的地上,步伐也要坚定。” 一个人对抗风险最好的办法,不是逃避闪躲,而是加固一颗定海神针般的强大内心,以不变应万变,用有常对抗无常。 沉住气,静下心,先让自己不乱阵脚,才有足够勇气抵御侵扰,顺利度过危机。 2.守住日常节奏感 心理学家陈海贤,提出一个“场”的概念。 他认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场”,去完成特定的小事,就可以过好当下,给生活带来确定性。 这个“场”,可能仅仅是一个小书桌。 当你在书桌前坐下,就会提醒自己要心无旁骛,好好工作。 慢慢地把它变成习惯,每次你进入这个“场”,就下意识地把自己从纷繁混乱的生活中摘除,进入心流状态。 “场”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沉浸式读一份小报,静心做一日三餐,全情和三五好友聊天…… 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真正能够抓住的,唯有当下。 正如《何为良好生活》中所说: “不管好坏,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 只有把当下过好,让生活中的一切回归序列,失序感也不会将你磋磨。 3.增加人生支点 学者刘擎说: “如果要建立起局部的秩序,你要有一种远见,不能仅仅依附于当下此刻的状况,而要将其前瞻性地与未来秩序关联。” 人活于世,不能只有一个支点。 尤其是在随机的世界里,一旦唯一的支点断裂,生活的大厦就会分崩离析,引发更大的人生危机。 多拓展一些支点,主动和不确定过招,即便遭遇兵荒马乱,也能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程璐璐
冯二玲
逆火效应是指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 当人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时,会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既有观点不接受外来信息的侵害的本能。慢慢的,逆火效应就会让你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少,最终把自己的看法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实。 我们如何避免逆火效应呢? 1.放下习惯性防卫 例如,迟到了,我们会下意识的说:“今天路上太堵了”“要不是下雨,我就不会迟到”等,这就是习惯性防卫。当外部信息与自身做法不一致的时候,我们总会认为自身没有问题,而是外部世界有问题。这等于为成长的世界盖上了一块块天花板,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习惯性防卫这块天花板。 2.区分事实与观点 还是拿迟到举例子,如果你是老师,面对一个连续迟到三天的学生,你会说什么? (1)小明,你怎么老是迟到? (2)小明,这周你迟到了三次哦。 (3)你真是一个“迟到大王”。 第一种说法很有可能造成习惯性防卫,第三种说法最有可能引起不满,第二种说法无可辩驳。这是因为(1)(3)是观点,而(2)是事实。 3.更新自己的思想 经常问自己:“我所认为的都是正确的吗?我所抵触,排斥的都是错误的吗?”就像查理·芒格所说:“如果你今年没有颠覆你去年比较喜欢的思想,说明你今年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过去的思想只能适应过去的环境,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思想,如果不能够快速的迭代,就会被社会淘汰。 小到生活中的抬杠现象,大到流言蜚语,其实都是逆火效应的表现,它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着。 所以在面对任何信息时,需要我们保持理智,认真思考,正确对待。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