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人能够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的前提是此人曾经有过被他人
李鹏程
“一个人能够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的前提是此人曾经有过被他人体谅、理解的经验。如果没有这种经验,见诸行动(enactment)就会成为他唯一的沟通方式。因为他只有在显得冲动甚至暴力时,才会被别人认真对待。而事实上,这只是他在模仿或者对一个缺乏反思、充斥着盲目行动的世界做出回应而已。” —— David Morgan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张菊兰
失去价值感的逻辑 一个人在体验到没价值感的时候,他所使用的逻辑就是: 外在发生了什么,代表了我不够好。别人对我做了什么,就是因为我不够好。我做了什么,有了什么,没有什么,统统都是我不够好。总之,只要一个事不是我理想的样子,那么原因只有一个,能说明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不够好。 在这个逻辑的加持下,有人想证明自己不够好,简直是太容易了,比如说: 如果别人不开心,就是我不好。 如果别人嫌弃我,就是我不好。 如果别人指责我,就是我不好。 如果事情没做好,就是我不好。 如果我迟到了,就是我不好。 如果他抛弃了我,就是我不好。 如果他出轨了,就是我不好 你可以检查一下你是否有这样的逻辑,以至于不知不觉的让自己的价值感缺失了。 方法就是找到某事A背后的象征。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某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某某说明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贾慧芳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不少有自恋倾向的人,自恋的人一般分为两种,薄脸皮自恋和厚脸皮自恋。薄脸皮型的人是容易自怨自艾,感觉自己比不上别人,时常会讨好别人、卑躬屈膝,对外界的评价极为敏感,当受到白眼和不尊重的对待时,会极为的受挫和痛苦。而厚脸皮型的自恋者则是自吹自擂,自我吹捧,自以为了不起,习惯贬低和打击别人,嫉妒心极重,他们的社会功能或许要比薄脸皮的人强一些,但其实骨子里都是自卑情结在作祟,所以习惯用理想化和贬低的态度行为去维护自尊和面子。 从自体客体的角度来看,自恋的人通常是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养育者(通常是双亲)的镜映不足,缺少呵护和夸赞,内心安全感差,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自体受损导致的。在安全的咨询空间中,需要咨询师去涵容和镜映来访者,帮助她看到自己的长处,把内心压抑的情绪疏泄出来,从而使自体(自我稳定感、自信心、安全感)重新生长一遍,整合积极的资源,规划人生。
赵莎莎
这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 那就是没人议论你。
张凤琴
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 不是世界复杂, 而是你把世界变复杂了。 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 我们都居住在一个 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 ——阿德勒
王倩倩
那晓旭
包容的前提并不是对方没有错,而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软的部分,只有接纳软的部分,这份情感才会被启动,信任才有可能建立。 这个世界最大的错位,是A已经全力以赴,B却以为理所当然。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