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霞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 | 山东 | 青岛
altText
5.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亲子教育
用心倾听心灵的声音,真诚接纳痛苦的呐喊,温暖陪伴孤独中的迷茫
持证
7
服务
14
咨询
51
小时
方案
婚恋情感
¥
270
/次(60分钟)3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个人成长
¥
108
/次(60分钟)3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成为想要的自己
¥
285
/次(60分钟)6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简介
简介

【个人介绍】

2015年创立婚恋交友平台为契机,一发不可收拾地迷恋上《进化心理学》,并以《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概念为基础,针对单身男女的婚恋、交友、择偶、情感进行咨询服务,在系统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后,于2017年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开始从事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2020年开始个人执业,独立经营心理咨询工作室。

【受训经历】

2016—2017年参加青岛林文采家庭教育中心为期一年的萨提亚家庭咨询专业培训。

2017—2018年参加箱庭技术研修和实操班学习。

2018—2019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张日升教授主讲箱庭技术理论与实务的初阶、进阶、高阶班的系统课程学习。

2019年完成壹心理学院的专业心理咨询60堂课的网络学习并结业。

2020年5月完成16学时注册系统伦理培训。

2020年8月参加东方心理学院团体沙盘游戏引导式、分析师认证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

2020年9月—2021年9月参加东方心理学院为期一年C级沙盘游戏咨询师班学习,获得相应资质并顺利结业。

2022年以网络学习为主,参加精神分析、格式塔、情绪聚焦技术的短程培训。

【擅长问题】

情感婚恋、家庭咨询、亲子关系、个人成长,情绪压力

【工作人群】

中青年,青少年,老年人

【咨询风格】

用心倾听,温暖陪伴,真诚理解,共情接纳。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你可以做最好的你自己。

资质认证
资质认证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亲子教育
用户评价
心理咨询师小楼昨夜又东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
第1次咨询
2024-7-4 通话咨询
非常好的老师,态度好,专业知识丰富。
心理咨询师瘾
第1次咨询
2024-4-13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瘾
第2次咨询
2024-4-13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
第1次咨询
2023-9-26 通话咨询
老师很不错 难得的好老师
心理咨询师磨难
磨难
第2次咨询
2023-4-17 通话咨询
老师很专业 非常好
心理咨询师飞翔的龙
飞翔的龙
第1次咨询
2023-3-2 通话咨询
TA回答了问题
A 我们做父母的有多爱自己的孩子呢?自从有了孩子,就开始为孩子辛苦为孩子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明明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在我们的咨询室里,经常能听到孩子说,脑子里知道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但我又感觉他们不爱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部分父母都是带着功利心在养孩子,孩子接收到的爱是带有条件的。可能你不想承认,你认为自己是无条件在爱孩子,那就问问你自己,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当孩子贪玩不写作业,你认为他不够自律的时候,当你的孩子没写完作业,老师在家长群里点你名,让你感觉丢脸的时候,当你孩子犯了错的时候,当你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的时候,你是接纳他还是发火指责他?只要你是发火的指责的,批评的,打压的,孩子就会种下不值得被爱的潜意识,和你的心理距离开始变远,严重的到青春期可能会找不到人生的航标,于是,令家长们头疼的青春期问题就出现了。
A 有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好像自己也有很多潜力,不知道被什么限制住了,看着别人的优秀,其实是有一些不甘心的。 心理学界有一个关于“习得性无助”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头大象在马戏团里表演,它力大无比,能够轻易举起200斤的木头,表演结束后,驯兽师把大象拴在一根很不起眼的小木庄上。有人看了很好奇,因为这头大象只要轻轻一用力,就能够把小木桩连根拔起,挣脱捆绑,但是它却驯服地被一根细细的铁链拴在那根小小的木桩上。有人便好奇地问驯兽师:“这根小小的木桩怎么可能拴住这么一头大象?”驯兽师说:“其实这根木桩已经限制不了这头大象了,只是当它还是小象的时候,它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它也曾经不停地奋力挣扎,却总是徒劳无功,还让自己受伤,时间久了它就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挣脱这根木桩,慢慢就放弃挣扎,也就认命了。所以,只要被拴在这根木桩上,它就乖乖顺从,毫不挣扎。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小时候的经验如何影响了成年后的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几乎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头大象的影子,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没有能力反抗大人、反抗环境,只能屈服、顺从,或者压抑,或者讨好,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才让大人那么不满。现在的我们尽管已经长大成年,已经具备反抗的能力,但我们的认知模式已经形成,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依然会陷入童年时的无助状态。 那么这样的限制有没有可能被打破呢? 有两种可能: 一是被动打破。想象一下马戏团的那头大象,如果在某天遇到危机生命的突发事件而受到惊吓,它出于本能的奋力逃窜时就会忘掉那根木桩,从而就轻易挣脱。同理,有时候,危机情境就可能会激发出一个人的潜力。但这是被动的,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希望永远也不要遭遇危机。 二就是主动打破。这个就是需要有意识地去突破自己,如果你在遇到事情时,第一时间先冒出的念头是“我不行“,那可以试试在第二念头给自己一个反问:我真的不行吗?有没有可能我也行?只要先习惯性这样反问自己,再在合适的时机去尝试挑战,或许你能发掘出自己被限制了的潜力。
A 爱上一个人是一瞬间的事。或许是某个时刻,TA的某个姿态,某个表情,也或许是某种才华让你瞬间心动,从此着迷。而婚姻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是经济共同体,是价值互换,是合作。目的是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繁育后代。所以说,爱情是激情,是冲动,是非理性行为。而婚姻是种理性行为。如果是从激情开始进入的婚姻,那么对你来说,最大的功课可能就是要学会用理性经营婚姻。
A 你爱你自己吗? 你觉得自己够好吗? 值得被爱吗? 如果你想要别人来爱你,请你先学会爱你自己; 如果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需要先学会尊重自己。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如何能期待别人来为你做到呢?
A 当你面对一个情绪非常强烈,甚至是暴跳如雷的人,你知怎么样才能快速安抚到对方的情绪吗? 下面教你四步法,快速有效应对他人的情绪,无论是在职场面对客户或者同事,还是在家里面对家人有情绪时,都很管用,不信你可以试试。 第一步,放低对方重心法。 有研究发现,人的情绪与重心高低呈正比。有个词叫“拍案而起”,就是形容人在愤怒的时候是坐不住的。有一些公司在专接待投诉客户的房间里,专门放置那种特柔软的沙发,人一坐上去就能陷下去的那种,就是为了把对方的重心放低。所以,面对愤怒的人,先让对方坐下来说。如果能够席地而坐,再说出来的话基本就不会带有太多情绪了。 第二步,反馈式倾听。 在听对方说的时候,你的语言、表情、动作的附合对对方的表达一致。对方说到气愤点的时候,你一拍桌子比他还生气,他的情绪又消掉一大半。此时,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先认同他的感受。 第三步,重复对方的话。 对方说几句,你就重复一下重点,如果对方说一大篇,你就总结几条重点,你看你刚才了一是什么什么,二是什么,这样总结重复出来,会让对方感受到被你重视,情绪又消掉一大半。 第四步,就是认真对待的态度。只要你能表现出一个认真处理,认真对待的态度,对方会感受到被重视,情绪自然也会跟着降温。 要是这四步都做完了,对方情绪还没消,怎么办? 换个场地,把四步再从头做一遍。
A 在咨询中,我常常听到很多人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的来源归因于他人,特别是已婚女性居多。 孩子不听话,不学习,不上进,所以我很烦恼。老公应该为我做到的,应该给到的我,我都没有得到,所以我很痛苦。 其实,不如反思一下,哪来那么多应该和不应该呢?生命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始终都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是一场 一个人的独角戏,其他人都是配角。当你孤独的时候,你需要有自己陪伴自己的能力。当你跌入低谷的时候,你需要有自己爬起来的毅力。如果此时,有人愿意陪伴你,扶持你,无论是谁,我们都应心存感激,而非理所当然。 我们都想在婚姻中要求对方无条件的爱我这个人,实际上,无条件的爱只可能在生命初期的那几年,在父母那里得到,婚姻关系的持续是赖以有条件的交换,最原始的交换便是生存资源与繁殖生育的交换。虽说现在高度的文明社会使得我们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其实婚姻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 如果,你经常抱有很多求而不得的痛苦,不如试试降低对外的需求度,转而向内求。 佛教曰: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A 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想达到自主和自我认同,他们要经历很多错误的起步、徒劳无功的过程以及激素分泌增加的冲动,这些都是人格发展的自然过程。如果个体进入成年期时具有稳固的自尊,有能力建立亲密关系,能做到一致性沟通,能担负起责任,那么,该个体青春期发展的目的就达到了。
A 安全感是指孩子在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中体验到自己值得被爱,能够表达真实的感受,在关系中有安心、安全的感觉。能够信任环境、信任他人、信任自己。 高质量的陪伴是培养婴幼儿安全感的关键。 什么样的陪伴才算是高质量的呢? 一、 需要稳定的主要照顾人。不管是爸爸妈妈自己照顾,还是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养,或者是请保姆,尽量不要频繁换人来照顾,不要这边养两天,那边养两天的轮流转换,这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二、 需要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在场。就是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需要照顾人的物理在场和情感在场。物理在场指的是人在身边,也就是人在。情感在场指的是能够关注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回应,也就是心在。有的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人在旁边,心却可能在工作上、手机上、或者其他事情上,所谓的人在心不在,不能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也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发展。
A 有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好像自己也有很多潜力,不知道被什么限制住了,看着别人的优秀,其实是有一些不甘心的。 心理学界有一个关于“习得性无助”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头大象在马戏团里表演,它力大无比,能够轻易举起200斤的木头,表演结束后,驯兽师把大象拴在一根很不起眼的小木庄上。有人看了很好奇,因为这头大象只要轻轻一用力,就能够把小木桩连根拔起,挣脱捆绑,但是它却驯服地被一根细细的铁链拴在那根小小的木桩上。有人便好奇地问驯兽师:“这根小小的木桩怎么可能拴住这么一头大象?”驯兽师说:“其实这根木桩已经限制不了这头大象了,只是当它还是小象的时候,它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它也曾经不停地奋力挣扎,却总是徒劳无功,还让自己受伤,时间久了它就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挣脱这根木桩,慢慢就放弃挣扎,也就认命了。所以,只要被拴在这根木桩上,它就乖乖顺从,毫不挣扎。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小时候的经验如何影响了成年后的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几乎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头大象的影子,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没有能力反抗大人、反抗环境,只能屈服、顺从,或者压抑,或者讨好,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才让大人那么不满。现在的我们尽管已经长大成年,已经具备反抗的能力,但我们的认知模式已经形成,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依然会陷入童年时的无助状态。 那么这样的限制有没有可能被打破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被动打破。想象一下马戏团的那头大象,如果在某天遇到危机生命的突发事件而受到惊吓,它出于本能的奋力逃窜时就会忘掉那根木桩,从而就轻易挣脱。同理,有时候,危机情境就可能会激发出一个人的潜力。但这是被动的,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希望永远也不要遭遇危机。 二就是主动打破。这个就是需要有意识地去突破自己,如果你在遇到事情时,第一时间先冒出的念头是“我不行“,那可以试试在第二念头给自己一个反问:我真的不行吗?有没有可能我也行?只要先习惯性这样反问自己,再在合适的时机去尝试挑战,或许你能发掘出自己被限制了的潜力。
动态
匿名
有一个从初中开始喜欢的白月光,十几年了。高考结束后表过白(本来约着吃饭,但后来没去成),之后四五年没联系,后来加上了微信,我会给他发节日或者生日快乐之类...全文

感情那些事
13
7
匿名
我是女生,我们是自己亲近的人介绍认识,到现在快七个月了,连手都没有拉过,这个正常吗?是不喜欢我吗?但是他经常来找我一起吃个饭,逛下街,看个电影什么的,然...全文

10
14
春风未休
她特别优秀,特别耀眼,我看到她就会很自卑

13
27
打开情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