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庆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 | 北京 | 北京
altText
5.0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个人成长
家庭矛盾
当你成为一个幸存者的时候,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就者。
持证
14
服务
19
咨询
26
小时
方案
单次语音倾诉
¥
108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五次语音倾诉
¥
96
/次(60分钟)5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首次视频咨询
¥
90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简介
简介

【个人介绍】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个案时长60+ 受督时长60+ 个人体验80+ 参加咨询师亚隆团体330+

【受训经历】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

沈家宏《系统式家庭技术初级课程》

沈家宏《共情技能》

张天布《中国人的防御机制》

张天布《中国人的俄狄浦斯三角》

李松蔚《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

 卢林《体心理学理论和应用实践》

黄政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咨询重点》

徐凯文《咨询伦理,心理咨询师从业及自我保护必修》

TA人际沟通分析国际认证课程 101至202-7课程

【擅长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减压、人际沟通、职场困惑、个人成长、亲密关系咨询

【工作人群】

青少年、中年人、学生、职场人

咨询风格:温和而坚定、温暖有爱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愿在生命深处与你相遇,助你活出舒展自由的自己。

资质认证
资质认证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个人成长、 家庭矛盾
用户评价
心理咨询师M
M
第1次咨询
2025-1-12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牛牛
牛牛
第2次咨询
2024-11-15 通话咨询
很好
TA回答了问题
A 人的安全感,或基本的信赖感,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与第一位照顾者的关系中获得的。这种信赖感源于生命本身,并将跟着一个人走完人生旅程。它是所有关系与信念系统的基石。对人类而言,被呵护照顾的最初经验,将使他们有能力面对并展望所处的世界,也使他们有可能相信这是一个会善待自己的世界。基本的信赖感是相信生命延续性、自然的秩序和上帝至高无上旨意的基础。 ​《创伤与复原》
A 匮乏性关系中,当事人会强迫性地依赖紧密联系,来安抚不安全感,下意识地将独处机会拒之门外。如果双方都缺失发展与成长的意识,便会失察地合谋某种病态双生的看似繁荣的虚假联结。卿卿我我、甜言蜜语演绎为叨叨絮絮、百无聊赖,似乎也聊胜于无:至少不必体验更具威胁的、与独立自由仳邻而居的空虚感。 ​恳谈李
A 一旦你对一个人的动机产生了怀疑,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污点。——甘地
A 【猜忌与保证】自身不安全,便极易越过关系边界,直接把焦虑投放到伴侣与他人的关系中,并焦灼于弄清(侦察、诘问、威逼)自身视野外的事。这种猜忌,很难敞开在伴侣间探讨、分享,几乎是个禁区。要求伴侣提供保证来减轻相应焦虑,相当不智;更糟糕地,它反而易于造成关系隔阂,把伴侣推向别人怀抱。
A 情绪感受是过程的一部分。情绪并不是结论性的事实,它提供的是关于个人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的信息。情绪传递的更多是关于个人,而非现实的信息。愤怒传递的信息是,他感到被冒犯,并不意味着现实中他人就是一个冒犯者。人们不需要因为情绪的隐含信息而感到害怕。情绪传递信息,而不是决定了事实。如果一个来访者对于伴侣感到沮丧,感受是“我恨他对我做的事情”​,这并不必然意味着这段关系就要被毁坏了,这种情绪感受在告诉来访者,她感到多么的被疏远和愤怒。了解了这点,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她可以继续问自己,​“我需要的或者想要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
A 抑郁与其说是感冒,不如说是常态。 抑郁是需要心理能力支撑的。 不是谁都能得抑郁的。 只要活着,幼童与精神病除外,没谁不是在焦虑-抑郁之间来回逛荡。 谁都不能免俗。 自大狂、打鸡血的不抑郁,你觉得他们正常吗? 反社会人格(现在管它叫精神病态人格),压根没有羞耻心,也不会抑郁,又怎么样? 从弗洛伊德到克莱因,对此都看得很通透。 本能的攻击性在向外发起冲击时,被社会规则所阻碍,转而攻击自己,抑郁之根源就不免产生了。 那些巧妙利用攻击性能量的成了政治家、艺术家,创造性发挥得好的一拨人,剩下的,只得郁郁寡欢、郁郁不得志了。升华不得就自虐。 自虐需要自嘲来开解。与升华类似,发展不出幽默的防御,就难免会深陷抑郁泥沼。 抑郁的人没有不正直的,没有不胸怀理想的,没有不正经的。他们就是因道德太纯正了才抑郁,他们实在需要却老是学不会“变坏”。 他们太容易恨自己了,又压根没法恨这个世界。 就算抑郁是心理感冒:长时间“感冒”,会发展成什么样还真难预料。 重在发展自身的感冒免疫力。 免疫力的提升需要保养身心,需要量力而行,需要自私一点、节能一点,多点自我照顾。 别那么拼。 别执著竞争中的落伍了;别太在乎父母师长的期待了;别往千军万马要过的独木桥(升学之路)上拥挤了吧。 做回自己;按身心信号的指引行事,平静下来。 人生的马拉松,跑到头就可以了;名次没关系、甚至一点也不重要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退一步,海阔天空。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人活着不是要活个面子,而是要活出个自在。 犒劳自己,找乐子去吧。 这才是当务之急啊。 抑郁无非提醒你要歇一歇了。 那就歇歇吧。(恳谈李)
A 【丧失与悲哀】一段亲密关系终结,你似乎失去了一个伴侣、一份爱。令你真正感到痛心的却常常并非关系或者关系对象,而是你自体的一部分,只不过你很少这么想、也难以意识到,甚至不愿直面而已。这一部分,可能是被爱的自恋、虚荣满足、有所归属的安全感、幻想性的憧憬或寄托,以及对生命的掌控感等等。
A 与爱的积极情感非常不同的一点是,恨的情感积累过程,更要伴随大量的无法言说的压抑。通常,积极情感是可以彼此分享的,因而更有阳光的相互促进的一面。而消极情感,如恨,则几乎是怀恨者当事人独自通过大量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来完成。由于恨里深含敌意,恨意难消是注定的。恨极其艰难地潜行着,无法公开于人际之间,被认真地检视和讨论。——其实,这也正是心理咨询临床实践上,更加重视负性移情关系处理的原因。 这也可以从恨的一开始的形成机制来加以阐述。 我们为什么会怨恨?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受到了直接的刺激或者挫折,而是在受挫之际或之后,我们没有能力或/和没有机会来适当地加以表达,因而才会累于心,积于胸,成为某种隔阂某种块垒。 生活中的恨意形成,大体都要经历一个抗争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本性上并不喜欢轻易或动辄就对人怀恨的。我们的恨意形成都有某种不得己而恨之的因由。 ​恳谈李
A 被忽视感,就是“你看不到我”或“大家都看不到我”的那种难受的感受。 如果一个人希望被看到和被关注,却发现或认为别人没有看到自己、没有关注自己,就会产生被忽视感。 被忽视感是失落感的一种,其体验是空落落的。被忽视感中还带有一种愤愤不平,即“你为什么看不到我”的难受。 ​《情绪词典》
A 在刺激和反射之间有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有原则反应的自由。 维克多 弗兰克尔
动态
匿名
别人喜欢谁是谁的权利,我无权过问。

12
14
小温
怎么样做才算爱自己,怎么爱自己

10
27
匿名
比如这个算是同事吧,但是大家都是干免费的活,交接。好处就是一个社交平台, 我理解他正在旅游,所以起床不准时 但我也会觉得他下意识说的这个话,有点情商很低...全文

10
7
打开情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