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中有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强大的内心,莫过于不受外界的影响,能分辨荣辱和耻辱的界线,遵从本心。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当权,得罪了太监刘瑾,被贬到了蛮荒之地贵州龙场。龙场的环境极其险恶,不仅寸草不生,而且常年被有毒的瘴气笼罩,待在那里很有可能会中毒而死。即使王阳明肉体上饱受折磨,但他的内心却没有受到丝毫干扰。他每天认真反思过错,参悟人生道理。他坚信只要有强大的信念,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化险为夷,走出低谷。正是多年的深刻反省,王阳明才悟出了“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即每个人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在他看来,返璞归真,才是他心之所向。因此,王阳明不再计较官场的纠纷和一时的浮沉,而是追求平静恬淡的生活,参悟哲学的奥秘,这才成就了他至高的境界和地位。
只有做回自己,才能强大内心,不受伤害;只有坚守初心,才能不随波逐流,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成就更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