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家暴的家庭,一个充满着歇斯底里的母亲,一个萎靡不振的

匿名
一个家暴的家庭,一个充满着歇斯底里的母亲,一个萎靡不振的愿意逃避责任父亲,没有钱,穷,还瞎逼忙,父母也没有文化。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导致我家里面受气,家外面被鄙视被欺负,找女朋友没资本,没自信,拖拖拉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有人人我很少笑,很阴沉的一张脸,也有老师说我没有年轻人身上那种斗志和朝气,我承认,我都懂,如果你生在这个家庭,你不一定有我这么坚强。你也不一定有我混的好。可能你早就按下人生的放弃键。这不怨我,但是我却因此遭罪。 我曾跟我父亲说过,我说一个人的失败不是单个人的失败,是一个家庭的失败。

17温暖
33回答
杜迪文
温暖了
评论
向你的坚强和不放弃致敬!

孩子是家庭很多问题的承担者!朋友辛苦了!

是呀,有很多先天条件我们无法控制,就像您所说很多人也许会被这些所困扰,甚至裹步不前。不知道是什么信念和精神让您能这样坚持下去的,而且还可以有这么多的思考,有如此清晰的分析,能做到这些就很了不起了

但是一个人是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去寻找希望。

1
展开更多评论
相关回答
王琳
最近身体不舒服,让我感觉很害怕,害怕的时候,我想要抱抱。 经历: 1、出生-7.5岁期间,与妈妈、哥哥一起生活。7.5岁与妈妈的分离是骤然分离,家人为了防止我知道妈妈要离开的消息后会抱着妈妈不放而达不成分离的目的,因此选择悄悄离开。 2、7.5岁-13.5岁被放在姑姑家生活(期间一直没有见爸爸妈妈,寒暑假可以见到哥哥,每次寒暑假他和我一起生活六天左右后他会离开)。姑姑没有起到养育替代者的角色,印象中她一直在指责、嫌弃、骂我。与妈妈的分离仿佛两个世界的切换,从安全感满满到所有害怕只能硬抗。 3、13.5岁-23.5岁期间,每周会和爸爸妈妈打电话,寒暑假可以到他们身边生活。 4、在我24岁时,妈妈离世。 我的家人不接纳我的害怕:我姐姐劝我忘记过去,我哥哥把我推开(他成家后我感觉他把我当成一个和他没有关系的人),我爸爸一是指责我“你妈妈就只能陪着你生活?”、二是他年龄大我没法和他继续沟通这个问题(我提及小时候经历让我很受伤时,他防御很重,会和我讲我小时候他的不容易,情绪比较强烈。他年龄大加上情绪强烈,我也不好再和他继续说我的情绪)。在家人(原生)、朋友面前,我需要把这个面相收藏好,不能显露。我的家人理解不了我的情绪,也不接纳我的情绪,他们只想要一个积极开朗、乐观向上、体谅父母、忘记过去、孝敬父母、遵从家庭运行规则的人,而不是一个想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的人。 我想要的抱抱,是接纳下的抱抱。好朋友们没有相似的经历,理解不了我的情绪,往往在我陈述经历表达害怕的时候会出于礼貌给予安慰,但她们内心更多的感觉是吃惊、不理解,她们听到我表达的情绪,感觉并不舒服因此想要快些结束这些负面情绪表达、劝我不要把情绪都归结到原生家庭。她们给我了安慰,这份安慰虽不是拒绝,但我却感觉不到接纳,这份安慰对我没有效果,向她们表达我的害怕,没有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而让我更加强烈的感觉到“没人理解我”,并在此后不在朋友面前提及这份害怕的情绪。 我爱人理解我,但也不是父母,他不喜欢当我的妈妈,能做到和我聊我的经历,能理解我的经历。 现在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解决渴望抱抱的这个需求? 我理解渴望抱抱的表现是安全感问题(不知道从心理学角度是不是)。 这份抱抱带来的安全感只能从外界得到吗? 我自己能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安全感问题吗? 做了很多努力,其他问题都陆续解决,唯独安全感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