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 湖北 | 武汉
altText
5.0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人际职场
情绪压力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用心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持证
5
服务
20
咨询
34
小时
方案
首次系统咨询
¥
108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5次系统咨询
¥
96
/次(60分钟)5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首次图文语音咨询
¥
108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简介
简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

受训经历——

2018年,华大心理,学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课程;系统学习心理学基础、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咨询技能等心理咨询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

 

2022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系统学习正面管教、少儿发展心理规律、青少年问题应对、青春期心理发展规律、萨提亚亲子沟通等课程;

 

2024年,心理咨询中阶、倾听师课程,系统学习咨询历程、心理咨询伦理与设置、基础理念与技术、动机式晤谈、初始访谈、心理测评、危机干预、个案报告撰写、四大流派等相关理论与实操课程。

 

2024年,CBT案例拆解,关于青少年厌学、原生家庭干预、情绪内耗干预等相关课程。

 

2024年,共情技术,共情的切入与时机及实操练习;

 

2024年,萨提亚家庭咨询技术,萨提亚冰山技术。

 

2024年,校园心理,孩子叛逆消极、厌学偏科、网络成瘾、早恋、校园霸凌等相关问题干预。

 

2024年,心理咨询现场观摩课程,人本、认知行为、催眠、系统家庭咨询、精神分析、叙事、亲子关系等相关咨询现场案例及分析课程。

 

累计个人体验160个小时,线上督导学习140小时。

.

擅长问题——

❥情绪疏导:当你生活中感到莫名担忧、迷茫、压抑、内耗,当你陷入情绪的浪潮,无法集中注意力处理当下的事情,工作学习效率抵消,影响与周围的人的关系,当你感觉不被理解、失落无助时……或许我可以陪你一起,看见、感受和理解自己,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梳理更清晰的目标和策略。

 

 

❥亲子教育:当你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很难与孩子沟通,孩子总是和你对着干,叛逆、厌学,不听话、偏科等情况时……或许我可以帮助你,改善和重建亲子关系,更好地与孩子相处、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婚恋情感:当你在恋爱中犹豫不决、感到迷茫、困惑,当你婚姻关系中感觉很难与另一半儿沟通,情绪很难被理解,争吵、冷战、无助,婚姻关系冷淡,遭遇危机时……或许我可以帮助你,重建亲密关系,看见新的可能。

 

 

❥个人成长:当你在工作中感到前途迷茫、工作压力大、与同事关系相处困难、遭遇职场危机、感到生活痛苦的时候、没力量、不自信等……或许,我可以帮助你,一起探讨更好地关照自己、找回内心的动力!

.

工作人群——

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群体

.

咨询风格:

温和真诚、尊重平等、抱持倾听、无条件接纳

.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陪你走过伤痛、孤单和迷茫,一起接纳不完美,探索、看见更多可能,一起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资质认证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人际职场、 情绪压力
TA回答了问题
A 1 什么是瀑布心理效应? 瀑布心理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无意间的一句话触动了另一个人的内心敏感点,导致其情绪、态度甚至行为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这种效应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像瀑布一样,从一个微小的起点开始,迅速扩大成壮观的景象。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情感状态以及过往经历密切相关。当外界的言语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未解的情感或未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心理反应。  2瀑布心理效应的机制 1. 触发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些敏感点,这些敏感点可能源于过去的创伤、未满足的需求或深藏的自卑。当外界的语言触及这些点时,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情绪瞬间释放。 2. 情绪放大:初始的情绪反应可能会被个体不自觉地放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倾向于对负面的言语或事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使得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放大。 3. 认知重构:瀑布心理效应还会导致个体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重构。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从而影响其行为决策。  3如何应对瀑布心理效应? 既然瀑布心理效应如此普遍且影响深远,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心理学建议: 1. 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敏感点,并学会识别哪些言语容易触发自己的情绪反应。通过自我觉察,可以在情绪被触发时及时调整心态。 2. 情绪管理:学习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自己在情绪波动时保持冷静。 3. 认知重构:当受到外界言语的影响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重新评估他人的言语是否真的有道理,或者只是触及了自己的敏感点。 4. 寻求支持:如果发现自己难以独自应对情绪波动,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来调整心态。
A 如果,你身边有执着于让你猜的人,跟TA们相处让你感到很累。要怎么应对才能保护好自己,又不伤害关系呢?首先,请你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感觉阈限”。 阈限(sensory threshold),是指为这种“猜”的相处模式设置一个度,比如:我不累的时候,能配合着来猜你;我累了,就没有力气猜了。实在无力去猜时,坦然和对方表达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时时刻刻读懂需求,希望对方能够直言相告。 这样做,一来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回避,使对方不因为你无法满足TA的期待而不安和内耗;二来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和负担,认清自己的意愿,避免陷入被过度要求的关系桎梏。 然后,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处理方式,认为你只是不够爱、不够努力,你可以更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比如:“有时我确实猜不准你在想什么,让你感到失望了。如果你希望我更爱你、更懂你,就请你给我真正了解你的机会,希望你能直接和我表达你的不满和想法,这样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尽我所能去满足你……”通常,越亲密的人越渴望被懂。 所以,虽然对方执着于被猜,但内心是爱你的,可能会愿意为你做出一些改变,双方共同成长。但如果对方是高自恋者,内心只爱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配合你一起改变,你也就会明白这段关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进而考虑是否离开对彼此更好。
A “渴望被猜中”是一种普遍心态,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已经到了执着的程度。恋人喜欢让伴侣猜中自己所有的心思,大到情绪、感受、需求,小到喜欢怎样的礼物、吃什么菜……亲人喜欢隐晦地表达爱意或不满,永远不能敞开了说话,遇到问题总是沉默……明知道猜来猜去大家都很累,依然离不开这个相处模式。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有这3点: 1、太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小时候被父母严重忽略感受的孩子,出于补偿心理,会特别渴望有人能看见自己、在乎自己的感受。就像缺爱的女孩爱上渣男,哪怕旁观者都知道:“这个男人不是懂你,而是懂所有女人,你不要被他骗了。”女孩依然觉得:“我不说他也知道我想要什么,一定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这类人会把“被看见”当成是自己在关系里最大的追求,反复通过“对方是否能猜中自己”的测试,来验证自己在对方眼里是否有价值,这段关系是否值得继续。因此当有人能猜中自己的心思,就会对这段关系投入很大的依恋与期待。相反,一旦发现对方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就会陷入内耗甚至是绝望之中。 但其实无论怎样,被爱的先决条件是先爱自己。只有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有价值的,才能勇敢说出自己的需求,让对方满足自己,而不是永远在卑微地等待对方给予。 2、希望在关系中占据“高位感”。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上风的人,格外在意关系里的高位和低位。“你来猜我,我处于高位,可以评判你是否对我足够用心;如果我直接告诉你我想要什么,我就处于低位,在被评判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希望自己学会直接表达,但总觉得有话直说会让自己失了尊严和面子。一旦习惯这种认知模式,就容易对高位感产生执念:讨厌猜别人的心思,但喜欢别人猜对自己的心思,以此来获得高自尊感。 3、心理状态比较“拧巴”。有些人不追求高位感,依然执着于别人来“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拧巴。这里的拧巴主要是指:先天气质类型,和后天养成的性格特质,打起了架。在心理学上,先天气质包括四种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和冷静型。比如,你的先天气质类型是忧郁型,喜欢安静和独处,却在热闹的大院里长大,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先天自我,融入其中。长期以往,可能会变得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这是因为气质和性格起冲突,会导致一个人陷入矛盾:从小就在一个自己不适合、也不想要的环境里长大;哪怕想要表达真实的自己,也会觉得“我不属于这里”“这些人不可能理解我”,而欲言又止。
A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有一种潜意识普遍存在的心理模型,就是会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同时,隐藏一部分真实自我。” 这种心理模型叫做“人格面具”,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表现出来就是: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戴着“面具”接近对方,保留一部分自我不展示,以此来避免被人看透。 这种做法会让人感到更有安全感、更放松、自我评价更好。 同时,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面具也是“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 这不仅与个人经历有关,还和“群体心理”相关联。 中国人有一种集体潜意识,就是“羞于直接说出真实需求”,千百年来的社会规训教会了我们:唯有含蓄、内敛才是正确的。 我们的潜意识里觉得:如果直接说出真实需求,就容易被人诟病、轻视、拿捏;但我们又渴望真实的需求能得到满足,所以用一种拧巴的方式来表达:不说话、说反话、隐喻、话里有话、阴阳怪气……通过隐藏自己和含蓄表达,确实可以在关系中占据安全位置,但一旦习惯这种互动倾向,难免会破坏关系。
A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经验,都是自己造就的。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并且会让它在你的生命中落地生根。 思考能带来答案,但是爱与信念能给我们力量。当我可以爱我自己,我用充满爱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然后生命中的一切就会将这份爱返还到我身上,因为我的身边所吸引来的人与事,都是我的一面镜子。
A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过习得性乐观的概念:如果你没有把事情往好处想的天赋,也没关系,你可以不断练习怎么把事情往好处想。 因为日积月累的练习,能让乐观变成一种习惯,让你从“越想越气”,变成“气也无妨”,再变成“有什么大不了”。
A 容易焦虑的人,往往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过度思考。他们或是思考过去的决策是否正确,或是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却唯独无法专注于当下。 “我是不是不该考研?觉得人生选错了路,很懊悔。” “工作好难,我一直适应不了新环境,会不会被领导开除啊?” “马上要去参加新的团体活动了,万一大家都不喜欢我,没人和我说话该怎么办?” “男朋友最近对我有点冷淡,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以上均属于过度思考,说白了就是想得太多,在情绪中反复内耗,不肯放过自己,不断消磨心力。这样的思考并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让我们止步不前,搞砸苦心经营的关系。那么,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呢? 重塑认知,强化正向归因为什么我们会过度思考呢?花如此大的心力去反思、斟酌、忐忑、怀疑……究其原因,焦虑本身是存在低价值感和缺乏安全感。 低价值感——产生焦虑不安情绪——面对前路选择时纠结害怕——无法放下恐惧,更加焦虑不安——更加低价值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而唯一的改变途径是重塑认知。所谓的低价值感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你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作“情绪ABC理论”。它把我们对事物态度的成因分成三种,分别是:外界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Belief)和情绪反应(Consequence)。其中,影响情绪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外界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自身信念。心理学上也将这种信念定义为归因,分为正面归因和负面归因。 当我们采取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时,产生的情绪也截然不同。所以,重塑认知的关键点在于,强化正面归因。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将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的负面归因摒弃,转变成不会引发情绪波澜的正面归因,从而提升自我认可价值感和安全感。
A 如何有效利用费斯汀格效应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呢?给你以下几个建议: 1.察觉和接纳情绪 当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要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负面情绪的产生。这可能表现为心情烦躁、焦虑、愤怒、沮丧等。 例如,当你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后,马上感觉到心里不舒服,这就是负面情绪开始出现的信号。 这个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 接纳情绪并不意味着任由情绪控制自己,而是要在认识到情绪的基础上,学会与它们共处。 比如,当感到愤怒时,可以尝试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立即采取冲动的行动。 2.调整认知方式 你对事件的认知方式会极大地影响你的情绪反应和后续行为,所以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怎么做呢? 第一个,重新定义事件。改变对事件的定义和看法,将其从消极的框架中解脱出来。 比如,把一次失败的面试重新定义为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可以减轻因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 第二个,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积极自我对话能增强内在力量。 对于引发负面情绪的事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 比如,你错过了一班公交车,这看似是一件倒霉的事情,但你可以告诉自己:“这样也好,刚好让我可以慢下脚步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 3.  注意力转移 负面事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连锁反应,而注意力转移可以中断这个过程。当你陷入消极情绪时,大脑会不断地强化这种情绪,使你难以自拔。 但如果你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就可以打破这种情绪的循环。 比如,一个人在得知自己考试失利后非常沮丧,可能会进一步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对未来感到绝望。 但如果他去运动或者听音乐,将注意力从考试失利的事情上转移开,就可以中断这种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让自己的心情逐渐平复。 不要过分纠结于问题本身,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问题解决上。 最后,我想说,生活就像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每一次情绪的选择,都是对生活剧本的一次修改。你可以让一件小事毁掉你的一天,也可以掌控局面,自己决定生活质量。 下一次,当你遇到无法控制的意外时,试着用费斯汀格效应来提醒自己: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回应它。情绪并不
A 费斯汀格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 他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事件及其后续影响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这一理论。 该理论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效应,费斯汀格举了一个经典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 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费斯汀格效应凸显了自我控制和调节在心理反应中的重要性。 或许你不能控制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你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调节来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影响那 90% 的结果。 比如,你和同事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同事可能认为这是一次严重的失败,自己能力不足,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之中。 但你可以转变自己的认知,把失败当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从中可以吸取教训,提升自己。 你看,事件本身不是问题,
A 1、养育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抱持性的养育环境,能够帮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我。 父母及时、无条件地关注和回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脆弱,承担“理想化客体”的角色,孩子才有勇气去表露自我,进而产生自驱力,愿意自发付出努力去应对挑战。 相反,如果父母按照“客体思维”养育孩子,即忽视孩子真实的想法,而是基于社会期待和刻板印象做出反馈,则会带给孩子大量“工具感”的体验。 比如,告诉孩子“只有成绩好,才是好孩子,我才会爱你”;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不去关注原因,只是一味地要求TA听话;在报兴趣班、选志愿时,专制地为孩子决定一切……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只是满足父母期待的客体。 因此,TA们会认为“学习、考大学、工作……都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不是我自己的事。” 所以很难产生内在动机,发掘兴趣和自主性。同时,由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有过成功的主体经验,因此在之后的人生选择中,也会习惯性地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这些经验还会内化成一种“施虐性客体”,迫使TA们服从身边所有的权威角色(包括老师、领导、甚至是伴侣等)。 2、主体性缺失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社会时钟”的存在,规定了每个人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人生任务。 性别刻板印象,则对男性和女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它们以社会评价的形式,不断地将这种思维方式灌输给每一个人。 例如,当一个女人想要独自生活,而不是结婚生小孩时,不需要特意强调,她自己就知道将会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异样的眼光等。 这种预知的压力会促使一部分人,尤其是自我意识薄弱的人,违背自身意愿,按照主流评价做出选择,主动放弃主体性。 但在潜意识中,这种自我冲突带来的后果会一直存在。当这个女性被迫进入家庭后,很容易产生一种“牺牲感”,认为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 因此,她会通过侵蚀其他家庭成员的主体性,来确认自己的付出被对方看到。 在这种家庭中,往往很难形成健康的边界,反而会变成一种互相纠缠和控制的“共生关系”。 于是,集体规范下的主体性损耗,最终演变成了“代际创伤”,影响着每一个个体。
动态
匿名
我有社交恐惧症,我有人不敢说话。我不敢说话我克服不了。我一直都是观众和听众。我参与不进去。我也想参与其中。我害怕。我人多不敢说话。我怎么才能想象没有人,...全文

10
15
匿名
公开场合或者跟上级领导,同事交流会紧张

人际关系
8
16
半糖慕斯
婆家婚前答应的先结婚,婚后给了钥匙就装修,月子期间不愉快,婚后直接给我卖掉,已经挂网上了,村里恶臭我的名声,她担的好名,老公不给我做主,老公欠的赌债,是...全文

10
19
打开情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