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 北京 | 北京市
altText
5.0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真正自信的强者总是找别人的可爱之处
持证
10
服务
91
咨询
274
小时
相册
方案
情绪/个人成长/婚恋情感
¥
90
/次(3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婚恋情感/情绪/个人成长
¥
63
/次(30分钟)5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简介
简介

【自我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师,现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运用认知行为咨询方法去帮助你认识自己的思维“感冒”,并进行调整后获得“健康”应对的能量。

        我曾在某集团任职中层管理,分别管理过:零售部、事业部、市场部、教育部,包括参与过公司组织的户外大型活动与演出,懂得职场人际与沟通;但因为我家有敏娃一枚,所以现在我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全职妈妈,在这4年里,我经历过产前、后情绪压抑,婆媳矛盾,夫妻冷战,甚至双方提出离婚;

        但自选择心理咨询专业之后,我就一直在心理领域里浸泡着,成长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完成了从女孩到人妻再到人母,并从多个角度去调整原始的认知后,我完成了精神独立,并正确的去认识婚姻,让我受益颇多。

        也希望我能从自己的这些经历和感受里,更好的去理解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你!

 

咨询取向:认知行为  

 

咨询理念:我相信,当你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你就会拥有力量和动力,可以做真实的、自由的你———并一起去找寻那个独一无二的你

 

【受训经历】

2016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23年-2025年,C及沙盘游戏咨询师,54学时

2023年,家庭教育指导师

2023年,危机预防安全员证

2023年,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伦理考试证书》,16学时

2023年,OH卡实操训练

2021年-2024年,CBT认知行为技术全年系统培训,120学时

2024年—2026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系统培训 (学习中),300学时

持续做个人体验与督导

 

【擅长领域】

个人成长

(职场人际关系、职场发展、改善与领导关系互动、纠结内耗、女性个人成长、自卑、忧郁情绪、不明担忧情绪、女性情感中挽回自我)

 

亲子教育

(消极教养方式问题、育儿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情绪困扰、幼儿入园、亲子冲突) 

 

家庭教育

(改善夫妻沟通模式、分析家庭权重分配、亲子关系递增) 

 

【咨询流程】

 1、首次咨询为分析评估,并给出后续咨询方案或者建议;如在咨询过程中,双方如有不适,可协商一致后中断咨询,转介或退费;

2、咨询方式:文字、语音通话或视频咨询;

3、如迟到或延迟,需在咨询前24小时提出,双方协商一致后进行调整确认。

资质认证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职业发展、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用户评价
心理咨询师細蝦
細蝦
第1次咨询
2024-11-22 通话咨询
馬老師很細心聆聽我的問題,還說一些事例令我有些啟發,立刻消消氣,建議也很有用,謝謝馬老師
心理咨询师老高橙
老高橙
第1次咨询
2024-7-29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情绪
情绪
第2次咨询
2024-7-14 通话咨询
马老师简直是心灵的引路人!每次交流都让我感到被理解、被支持。专业的分析和温暖的鼓励,帮我走出了情感困境,强烈推荐!
心理咨询师321
321
第1次咨询
2024-7-2 通话咨询
和老师交流了3个多小时,实在是太棒的老师了,瞬间没有焦虑的感觉动力满满,老师能听懂我在说什么,语气从头到尾都非常温柔平缓地倾听,及时反馈,并能给出可操作的建议,啊啊啊啊老师好好啊!!!
TA回答了问题
A 当你开始把做事情是否轻松、是否开心作为标准的时候,你就会开始照顾自己的心情,照顾自己的感受了。
A 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A
A 最近流感 自己病假一天 明晚继续预约
A 在这纷繁世界,学会与自己和解,如同春日里轻解罗裳,让心灵在花海中自由徜徉。放过自己,是给灵魂最温柔的拥抱。 人生路漫,不必背负太多行囊。适时地放下,是给心灵的一次深呼吸,让每一步都轻盈如风,自在飞翔。 夜深人静,与内心对话。告诉自己:过往云烟,皆是序章。学会释怀,是给未来最好的礼物,让心在宁静中绽放光芒。
A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总是在尽力满足别人的期待,却忽略了自身的需求。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许多人内心深处的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人们往往被期待着做得更好,达到更高的标准。这种期待可能来自家庭、学校、工作,甚至是社会大众。为了满足这些期待,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付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和个人兴趣。然而,当我们回头看时,却发现自己在追求他人期待的过程中,遗忘了自我成长。 满足他人的期待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然而,过度的满足他人的期待,可能会让我们失去自我,忘记了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我们可能会变得迷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在满足他人的期待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和照顾自己。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设定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学会说“不”,学会拒绝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者与自己目标不符的期待。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感受,关心自己的需求。 总的来说,满足他人的期待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自己的成长。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既能够满足他人的期待,也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价值。
A 你从卡牌里看到了什么呢?可以各抒己见
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因此,面对索取型的父母,我们常常会要求自己不能恨他们,甚至会允许他们肆无忌惮地入侵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行为并不健康,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尊重父母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心理和生活界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我们不能因为父母的索取而放弃自己的追求。我们需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父母理解我们的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拒绝。拒绝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界限。当我们面对父母的过度索取时,我们可以礼貌但坚决地说“不”。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也可以让父母明白我们的立场。 最后,我们需要寻求外部的支持。如果父母的索取行为已经对我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亲友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我们更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面对索取型的父母,我们既不能完全顺从,也不能完全反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尊重父母,又能保护自己的界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A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女性们扮演着各种角色——母亲、妻子、女儿、朋友、职业女性等等。然而,在扮演这些角色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活出自我。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应该尊重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被别人的期望或者社会的压力所束缚。活出自我,意味着我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有决心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只有当我们爱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去爱别人。同时,我们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别人的爱。 再者,我们要明白,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爱情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但是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一个糟糕的男人,那么这段感情可能会让我们失去自我,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对待爱情,不要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最后,我们要记住,无论我们的生活如何,我们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幸福。无论是选择单身,还是选择婚姻,都是我们自己的决定。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活出自我,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女性,我们应该活出自我,不要执着于一个糟糕的男人。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A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应该控制他们的行为,还是应该引导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控制,而更应该注重引导。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们并非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通过控制来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那么这不仅会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让他们感到压抑和束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控制来教育孩子。 相反,我们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自我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去尝试和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路人,而不是一个指挥者。 此外,引导式的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当我们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时,他们就需要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这种过程虽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控制,要引导。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引导,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而这,也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
动态
匿名
抱有侥幸心理是怎么回事,如何改掉这种臭毛病

抑郁求助
10
15
匿名
从小和妈妈的关系不好,甚至一度很恨她,觉得她“不爱我”,到初中的时候觉得她也很可怜,没有好的丈夫,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初二的时候她因病去世,当时到现在的...全文

17
25
匿名
我近两年想跟父母和婆婆断亲,父母对我极其冷漠(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心寒),这30多年,我一个人走过来的(老公在外挣钱也贴补我跟娃了)。夫家婆婆跟小姑对我也是...全文

15
42
打开情说APP